|最后更新: 2023-6-18
 
小编开场白
在小饭桌的最后一课,张一鸣为小饭桌创业课堂独家分享的独特战略与产品经验。2012年,张一鸣创立今日头条时,市场上已经有10多家个性化推荐的app。当时他刚从99房出来做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先做了个搞笑囧图的app,没有人预料到这个团队今后能做出移动互联网上的超级大平台。但是张一鸣有这个雄心。之前几年他在低调地创业,没有参加任何行业聚会(除了小饭桌~),不参加任何媒体访谈,他关心互联网巨头的一举一动,在每个关键节点做出了正确的决策,默默地和团队一起打造出了手机上最大的新闻客户端。目前今日头条用户量过亿,DAU过千万,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阅读偏好和需求个性化地推送资讯。
当今日头条受到业界各种关注甚至互联网巨头的打压时,它已经很大了,俨然是移动互联网上新兴的超级平台,难以撼动。
在第二届小饭桌创业课堂的毕业典礼上,张一鸣和小饭桌同学们私密分享了如何与互联网巨头错位竞争,面对面回答了各种很敏感的问题!

【张一鸣干货分享】

很高兴今天来到小饭桌创业课堂和大家一起交流,作为小饭桌的老成员,我在小饭桌认识了很多朋友,今天也先祝各位创业顺利。小饭桌组委会给我的命题是如何与互联网巨头错位竞争,我也回顾了下今日头条的成长历程,感觉前几年最重要的是低调,默默地做产品,每个关键节点上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在今日头条创业前,也参与过几个创业公司,自己也创过业,我对创业方向的选择是从风险、收益、成本的这三个因素去考虑的。
如何看到超级平台的大机会
在创业方向的选择上,选择热门领域有好的地方,也有很多危险的地方。从收益上来说,至少你做的事情是很多人看好的领域,用户的教育成本较低,也是较大的市场方向,估值相对会比较高。但是风险是搞得不好就会成为螳臂挡车,如果输了就没有任何机会。
举几个典型的例子,移动互联网刚兴起时,应用市场分发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是流量入口,91已经退出了,豌豆荚近期也获得了大额投资,互联网巨头争抢的方向估值相对来说会比较高。
另外,在新旧平台交替时期,做通用型产品比垂直性产品的机会更大。我在2009年和2011年都创过业,2011年在移动互联网创业时(99房旗下的一个app),当时做了一个垂直行业,日新增5000左右。后来我们尝试了一个通用型的产品,日新增是3万左右用户。我当时想,如果同样是花3年的时间,垂直类产品是能做到百万级日活用户的产品,但是通用型产品的日活很可能是DAU过千万,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不过做通用型产品的风险是有可能这个机会大家都看到,竞争会更加激烈,而小产品可能会机会更大,市场给你的时间会更多,但是用户量却难以像通用型产品一样大规模增长。
和巨头差异化竞争的要诀
既然选择了做通用型产品,就不得不考虑如何与巨头差异化的路径。我总结了一下早期创业公司和巨头竞争时,有以下几种差异化的路径:
一)即便是领域相同,但是打法上有差异化
今日头条推出来后,实际上我们看到各巨头都进入了这个领域,我们采取了不一样的模式,做到巨头完全不能做的。首先是组织架构的完全不一样,门户们的模式是靠编辑来进行人工写稿、编辑筛选的,我们完全没有小编,依靠推荐引擎分发资讯。如果门户们走这条路,它的组织架构将会发生巨大变革,信息推送模式也完全不一样,因此我们很谨慎,做到巨头们没法做的事情。
和我们同期的创业公司有陌陌,比我们早半年创业。当时大公司都在做微信类的竞争,没有以陌生人为核心的社交类产品。有很多小公司在做陌生人社交,陌陌最早抓住的人群是85后、90后人群以及比较时尚的人群,通过差异化的人群和路径做大了。这也是和巨头不一样的差异化竞争。
二)低调又低调,隐忍在巨头视线之外
周鸿祎说过,创业前两年不要参加行业活动,不要站在主席台上,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尽管今日头条后来遇到了来自巨头的正面竞争,但是这时候遇到压力的情况和如果在创业早期遇到互联网的打压的压力完全不一样。我们在早期默默壮大的时候,一直游离在巨头的视线之外。最主要的是不要参加各种大会的宣讲,前期不要做PR。
实际上,巨头们对于每个新创立的app的信息非常全,只要日活过了1万的app,他们都能监控到数据。但是产品经理知道数据或者技术人员知道数据,和CEO知道数据产生的效果完全不一样。产品经理往往不会推动内部做一款新的产品方向,只要创业公司不在媒体上说要超过某巨头,不引起巨头CEO的注意就相对安全。甚至我看到有创业公司对BAT说他们数据特别差,留存率低,实际上是为了麻痹巨头们,他们的数据还挺好的。有的创业公司不惜自黑来避免引起巨头的注意。
三)服务的弹性成本降低策略
我个人是Gmail忠实用户。Gmail能获得很大成功的原因是,起初推出时免费赠送1G的空间,当时它的巨头竞争对手是雅虎邮箱,而雅虎邮箱已经有了很多用户,如果要给每个用户升级到1G的存储空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可是Gmail初始时用户比较少,每个用户1G的成本是可以Cover住的,而免费1G的容量这个点吸引了很多用户,当用户量增长的过程中,服务器、带宽等硬件成本在降低,Gmail以此获得了巨大的用户规模。
四)充分了解大公司的信息
来自大公司的竞争是无处不在的,有可能他们会挖人,有可能他们会组建团队做一个创业公司的竞品。作为创业团队CEO,要高度保持信息的灵敏度,最早应该在产品立项时就知道他们的动态,最迟应该在产品内测时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是谁来做。如果这个时候还对竞争对手的信息一无所知,这是CEO的失职。
五)和大公司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有时候我们的产品会被巨头封杀,有时候是误解造成的,这时候要和巨头们尽快沟通,诚恳交流,找到误会的根源,消除问题所在。尽可能多互动。
六)该不该站队
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巨头们也和我们沟通交流过。关于要不要站队这件事上,每家公司的情况不一样。比如91助手和豌豆荚,肯定很早就被大公司找到过,希望投资或者并购。从企业的发展角度而言,第一个取决于是否直接有利的帮助,比如滴滴打车,微信能拉动支付和分享,这是对企业有直接的帮助。还比如搜狗,腾讯给了很多资源,把搜搜、百科问答等都给过去了,这是直接有利的帮助。
有的创业团队会觉得,有个巨头靠山更安全。实际上如果是含混的帮助,实际上在巨头内部是非常难推动的。该不该站队的问题上,选择和巨头合作,有两个方面是可以合作的,要么是巨大的帮助,要么是巨大的威胁,否则站队也需要谨慎,独立发展靠自己更安全。

张一鸣现场答创业者问

小饭桌同学:如果和大公司合作,怎么才能拿到资源?
张一鸣答:
我们曾经拿到过大公司的产品优先级列表,发现大公司对于很多内部的小产品是没有资源的,还不如创业公司在单点投入上的资源更多。比如优酷很早在带宽、版权上的投入,不见得比任何一个大公司低,他们有甄别哪个剧该买的较为成熟的评估方式。因此在你看到一个机会时,要尽早切入,不要犹豫是否能拿到大公司资源。执行力非常重要。
小饭桌同学:我认真研究过你的创业历程,酷讯、饭否、99房、今日头条,你是怎么看到今日头条的机会的,希望能向你学习分析市场需求的能力以及借鉴这种方法论。
张一鸣答:
2008年底我创业时,在看如何组织和个性化推荐方面的方向,当时做过基于社交挖掘和推荐的事情。后来的创业也做过社交、垂直等方向。当2011年移动互联网兴起时,我觉得手机能更好地标识一个人,有很多传感器,它能把很多用户特征显现出来,并且能在手机上成立个性化推荐。2011年还有个基础设施是社交网站的推荐传播基础已经成熟,新浪微博当时的用户量比较多,这是很好的基础设施。我们当时做了几件正确的事情,争取到了更多用户,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一是我们没有做长内容而定推荐,选择了短内容的推荐。因为在手机上,短内容的消费频度更高,传播也更有效率。在任何一个领域,高频对低频有更大的优势;
二是手机优先。当时竞争对手是先做PC互联网,再做手机,我们一开始就将手机作为重点,这在后来看来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三是团队的组建比较顺利,我们的早期团队大部分是以前就一起创业的兄弟,沟通成本低,团队完整;
四是融资的节奏把握得较好,2011年以来,资本市场进入了低谷,直到2013年复苏。我们2012年创业时,拿到的资金不多,200多万美元,半年后我们来了一轮A+。之后大约每半年我们都进行了一轮融资,企业发展较快,资金能跟上,这也是很重要的事。我们的A轮和C轮没有写过BP。2013年我们没有大力进行过销售,精力放在产品上,而现在我们每个月的销售业绩是去年同期30倍,产品的势能显现出来。
小饭桌同学:我注意到你之前创立的是搞笑囧图的app,后来推出的今日头条,是什么考虑?
张一鸣答:
我们创业一开始就想做涵盖各种主题和信息题材的工具类软件,准备了很长时间。但是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太宝贵了,我们在做完综合类产品之前,先把垂直类产品推出来了,比如搞笑囧图。因为手机的增长非常快,获取用户的成本将会越来越贵,我们要抓住红利期。当时搞笑囧图的用户2毛钱一个,今日头条推出时大约6毛钱一个,先出来的产品当时总是在榜上榜首或者前几名的位置,为今日头条起到了很好的导流。
小饭桌同学:今日头条现在也是大平台了,你怎么去关注到后续是否有小公司介入你们的竞争?
张一鸣答:
我比较关注市场动态,如果遇到90后,我会关注他们用什么新的产品。我也有很多方法去系统性地看新的产品,我们的领域有什么新的产品,我回第一时间试用。我们的团队非常敏感,始终保持活力和敏锐度。
小饭桌同学:我们是百度出来的团队,感觉招人很困难,你是以什么样的节奏和待遇挖到人的?
张一鸣答:
小公司比大公司招人不会更难,完全要招自己需要的人。我自己也做技术,因此很早要知道找明显比我好的人。招人要脸皮厚,自己志向要高,经常和你想要挖的人去聊公司的愿景目标,感染他加入。
小饭桌同学:请问今日头条早期的团队在公司现在的任职怎样?
张一鸣答:
我们早期的团队有的还是工程师,有的是技术总监,我们公司相对公平,不论先来后到,也不会去比职级,待遇上的差别是早期员工股票多一些,但是工作关系是可以调整的,我们不排资论辈。在今日头条内部,不设Title,大家对外有Title,但是对内没有这些东西,我也不让同事们叫我张总,大家都直呼名字,工作氛围非常好。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