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30
|最后更新: 2023-7-6
首先,准上市的公司和机构投资者,应该是双向选择,不是单向说服机构投资人,而应该是一个沟通过程,不仅要让对方了解我们,反过来我们也需要了解他们,因为了解完了,有时他不买可能对我们和他都是更好的选择;上市路演最后有一个环节是给不同的投资人分不同的额度,我们要了解他们,才能判断把额度分给哪些投资人合适,因为有些投资人并不适合你,彼此都不适合。
和机构投资人沟通中,有几个判断的维度比较重要:
第一,这个投资人如果给我们下单,他是基于对我们的了解下单呢?还是基于不了解下的单?其实有一些投资人是因为不了解而下单的,因为像我们这样的额度比较大,对大部分机构来说,他不跟我们沟通的话,他的 LP 可能会置疑他。所以他们是有压力的,有了压力他们就一定要跟我们沟通,沟通的时候并不见得真的了解了我们,而是因为很多人下单,就像我们散户,在A股市场上股票涨就很容易下单。
所以,他们不见得基于理解而下了单,如果他们不基于理解下单,后续当市场发生一些变化的时候,包括随着我们业务发展,有一些事情跟他们理解不一样的时候,他们就很容易惊慌、拿不住,所以他们就很难长期来判断我们公司要往哪里走,来判断适不适合持有股票。
因为不同的投资人是有不同的投资策略,比如说有一些投资人,可能我是很短期的投资策略,我赚了钱就跑,有一些投资人说我持有的时间很长,但是我要确保这个公司的经营理念、经营方法跟我的投资策略是匹配的,这个时候即便是短期有波动,有涨也有跌,即便涨了也不跑,跌了也不见得跑,他是看更长的周期。如果他理解我们的话,就能理解我们将来发生的事情,这是他们是否基于理解我们而下的单。
第二,他们是否接受我们整个公司经营理念和我们定义的业务方案。
这是另一件有挑战的事,搞上市之前我们也不知道这个事情。比如说我之前对「上市」个事儿的判断是说没多难,因为我们上市只融 40 亿美金左右,而我们上市之前有一轮融了 30 亿美金,当时认购额是 60 亿美金。而且那一轮搞了一段时间就搞定了。
所以,我们觉得上市的过程跟那个难度也就差不多,但是等我们真的去上市的时候,发现这个事情有根本性的区别,区别在哪儿呢?我们在私募融资的时候,每一个投资人投的额度很大,而做私募市场,投资人是需要对公司研究更深入的,所以每一个投资人为这家公司留的时间非常多。
比如说,在之前那一轮投资的时候,会有投资人早上到我们公司来,跟王兴先聊两个小时,然后每一个 SVP 一个半小时。就是说他早上来了晚上走的时候,他会说这家公司虽然做了这么多业务,但是每一个业务聊下来都是很有逻辑,效率很高,非常清晰。所以,拆解开来每一个业务看清楚之后他们的接受度很高,理解我们公司,他可以放很多的钱进来。
其他公司不需要那么多人说,因为没有那么多业务,所以这样导致沟通比较完整、深入。但是等着到了上市之后我们才发现,每一家投资人只有1个小时。我们最开始跟他们去沟通的时候发现,我们一个业务还没讲完呢,时间就到了,而且每一个投资人投的额度不多。
所以这就导致沟通的时长,沟通的深度不一样,如果你按照过去准备一天的方式跟一个投资人沟通的话,你根本就聊不完。你要想怎么抽象、简化自己,使得投资人能大概理解你这家公司。
最后我们讲了一个「Food+Platform」——「吃 + 平台」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意思是说,我的平台并不是一个纯平台,平台上放了很多的业务,比如说,我们的 KTV,不是「吃」,是我们平台上的业务。
所以,我们的逻辑是说,虽然那是业务,但那是我们平台上的业务,这个平台之所以会有,是因为我们做「吃」积累了那方面的资源和能力,我们只要把「吃」积累下来的资源和能力放在平台上,把平台化做好,不用太关心每一个业务一时的得失。
我会把我整个业务的表现给你一报表,总结看,我这个业务可能做砸了,那个业务可能做成了,可能就像百度上市的时候,没有人关注百度里面某一个品类的广告商家是怎么投广告的,百度本身就是一个平台。所以,这样就把很多的非餐饮的业务变成平台跟大家沟通了。
餐饮是我们建设不同平台业务的驱动力,所以美团很重要的是餐饮,这个定位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如果你定位餐饮的话:
第一,他们特别理解这个行业很大。
第二,他们也理解这个行业其实还处于早期。
第三,他们也理解我们在这个行业的位置还不错。
有的机构投资人会关注我们的战场有没有扫清,我认为,其实也并不是所有的公司上市的时候战场就清扫完了,这是其一。其二,如果战场都清扫完了,我为什么还需要融资呢?正是因为我还需要资源才来融资,你才对我有价值,我们才彼此需要,这个钱我拿完了之后,我还有增长空间。
因为一个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关系应该是彼此需求,不是单方的关系,不是我收割你,或者你敲诈我的关系,是我先提我需求的,而你有资源,给了我之后,我给你带来增长。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