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会提问》
🗒️读《学会提问》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这不是一本讲沟通的书,是一本讲如何应用批判性思维去提问、找出更准确的答案的书,可以说是《批判性思维》的实操手册。
notion image
我常说,很多人脑子里的那些东西,基本上全是一代代产品经理给他们植入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思考过事情本来是什么样的,只觉得这是“伟大的产品经理”教给他的,就一定是对的,而且还要帮产品经理在自己脑子里强化这些观念,否认那些否认他们的观点。
书里对两种批判性思维做了区分:
用尽毕生所学来捍卫自己当前信念的,是弱势批判性思维
批判所有信念,尤其是自己的信念的,是强势批判性思维
从结果来看,肯定有很多人希望拥有强势批判性思维,但是从实际行为来看,绝大多数都在做弱势批判性思维,他们用产品经理植入脑子里的观念维护产品经理,只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就够了,真相是什么不重要。
notion image
那,如何成为一个拥有强势批判性思维的人呢?这本书给出了方法。
一个完整的结果,由问题、证据、结论三部分组成。
于是,学会提问,就是针对别人或者自己给出的问题、证据、结论进行批判性提问。
首先,关于问题,要区分,是描述性问题,还是规定性问题。规定性问题在《批判性思维》里也叫道德性问题。
什么是描述性问题?
所见、所得,可以被确定、明确表达出来的过去、当下、未来的某个状态的客观描述,经常用是否来提问。
比如,老庄理财收益是不是提高了100%?
这是一个可以得出准确答案,是或否的问题。
什么是规定性问题?
根据个人价值观提问,没有明确答案,经常用该不该、好不好来进行讨论的问题。
比如,老庄应不应该断了理财致富的想法?
这种问题,不同价值观倾向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价值观不同,就没必要非得谁说服谁。
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只有明确了问题是描述性问题,才有值得辩论探讨真相的可能,如果是规定性问题,大家各自分享各自看法、证据就行,没有对错。
然后,是关于证据,要批判证据的准确性,准确的内容又是否存在误导
有了问题以后,想要推导出结论,就要提供一系列证据,如果是弱势批判性思维的人,只会提供支撑自己想要结论的证据,而刻意隐藏反面证据,而强势批判性思维的人,就会找足够多客观准确的证据,去推导更接近真相的结论。
证据里经常会出现哪些坑呢?
第一种是,使用多义词、歧义句子、抽象的大词等无法准确表达含义的词来给出证据。
比如,老庄投资经验丰富,理财至今从未有过亏损。
经验、丰富,都很抽象,什么叫经验?买十年余额宝算经验吗?开存折二十年算经验吗?时间是够长了,但是这叫丰富吗?
第二种是,用理由、个人经历、价值判断、典型案例、专家陈述等主观观点做整句。
比如,经济学家庄德斯基曾说过,理财收益提升100%的人,都值得给他发个大红包请教经验。(专家说的就一定对吗?过去的专家和现在的专家哪个更权威?专家和题主是不是有利益关联?)
比如,甲士同学按照老庄给出的投资建议,也做到了收益提升100%。(个人经历能代表整体吗?是典型案例还是全部如此?)
比如,老庄一直在夸我贤惠,在外面也有大公司,等他忙完这阵子回国后,就要和我结婚,他说的我信。(真相用得着你信吗?假的你信了能成真的吗?你确定这不是杀猪盘吗?)
第三种是,故意给出关联性不强的证据,诱导别人做出错误判断,也就是常说的谬误,如简单归因谬误、人身攻击谬误、稻草人谬误、滑坡谬误、诉诸情感谬误等等。
比如,我看到上次老庄在路边用棍子抽路人,他是个坏球呀!怎么可能做好事呢?
这就属于人身攻击,还夹带感情,想诱导别人往另一个方向思考,忽略问题本身,我抽人和我理财有什么必然联系吗?你喊什么呀?
还属于故意省略信息,我抽人是因为那人触电了,我又不敢摸他,只能用棍子打过去了。自媒体玩这种把一件事掐头去尾的套路轻车熟路。
第四种是,数据上用平均值、误差、视觉呈现等方式来诱导别人做出错误判断。
比如用平均值去平均老庄和老马的收入,想用来证明老庄和老马都富得流油。数据是真实的,但是结果诱导向了错误。
比如,老庄直播的时候给大家看过收益界面,真的提高了100%。
看上去老庄这人理财很牛吧,实际上他不过是把余额宝改成了定期,收益从2%提升到了4%,收益确实翻倍了,比2%提升了100%。但是这种表述方式,会给人一种老庄是投资大神的错觉,产生误导。
最后,是根据以上获取的信息,用批判性思维做出判断。
获取信息的思维方式,书中分成了两种,一种是海绵式思维,一种是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是指所有观点和证据都照盘全收不作判断,俗称,你说的我全信,我就是要比别人收集更多的观点,来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淘金式思维,是在接受观点的过程中一直批判性提问,在找到能证明证据准确有效的情况下,再去相信。
所以,想要正确的批判性思维,就要从一开始就有否定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觉悟,然后对问题、证据、结论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批判性提问,综合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可惜,很多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真正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少之又少,所以网上才会有那么多驴唇不对马嘴、极易受情绪影响、被产品经理植入了固定观念且坚定维系这套观念的人。
这篇文章两千字,算是小长文,能读到这一句的,大概率不会成为那种人。
请批判性提问这句话的准确性。
关于隐私安全读《精英的傲慢》
Loading...